同步带轮设计的步骤
首先,同步带轮可以区分为单同步带轮和双同步带轮。
然后,单同步带轮比同等条件下的渐开线齿轮的接触线强度要高,但是弯曲的
强度却要比渐开线弯曲的强度要低。
后,同步带轮通常主要使用的是软齿面或者是中硬齿面,在采用硬齿面的时
候通常都会使用矮形齿。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同步带轮传动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 简化的设计:依据齿轮传动的传动功率和输入转速等等条件,要确
定中心距、模数等等的主要参数。假如中心距和模数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就能
跳过这一步。
第二步、 几何设计的计算:我们在设计和计算齿轮基本参数的时候,都要进
行几何尺寸的计算。
第三步、 强度的校核:我们在基本的参数确定以后,还要对齿面接触强度和
齿根弯曲强度进行精确的校核。
第四步、 假如校核的程度满足不了强度的要求,那么我们就可以返回了。
同步带轮的主要参数及相应意义(三)
4. 同步带轮外径do
&为节顶距,即同步带轮节圆至带轮顶圆之间的距离。由于同步带包绕于带轮上时,同步带齿谷底面与带轮齿顶面接触,故同步带轮的节顶距即等于同步带节线到带齿谷底面的距离;其数值随带型号而定。在&值已定情况下,带轮节圆位置将取决于带轮外径do。由于带轮的节距在节圆上度量,如带轮外径do数值过大或偏小,都会引起带轮节距变化,而使带轮的节距不等于带的节距,导致带轮与带不能正常啮合。因此,带轮外径do在加工时应严格控制,使其尺寸在规定的极限偏差范围内。
5. 轮齿顶部圆角半径rt
轮齿顶部圆角半径与双面齿同步带齿顶圆角半径一样对轮齿与双面齿同步带齿的啮合干涉有较大影响。当带轮齿顶圆角过小时,会使带齿进入轮齿槽瞬间与轮齿齿顶尖角产生干涉,而且圆角半径越小,其干涉长度越长,并产生磨料磨损,使双面齿同步带寿命降低。同时如轮齿齿顶圆角半径过小,其齿顶尖角将阻止带齿与轮齿进入完全啮合状态,而使带齿搁在齿槽上,造成齿间接触面积减小,严重时产生爬齿现象。因此,带轮齿顶部圆角半径宜采取较大数值,以利于带齿与轮齿的妥帖接触与啮合。但应注意,在增大圆角半径rt时,,相应会使轮齿与带齿的实际接触面积减小,故rt数值也不宜过大,对于不同节距的同步齿形带轮,其rt数值在各种同步带轮标准中均已规定。
同步带轮的主要参数及相应意义(二)
2.在带轮上相邻两齿对应点在这个圆上度量所得的距离应等于同步带的节距Pb。
如能满足这两个条件,则能保证同步带与带轮顺利啮合。同步带轮上与带节线相切对滚的圆称为带轮的节圆,在节圆上度量所得的相邻两轮齿对应点的距离称为带轮的节距,以Pp表示。如带轮的齿数为z,节距为Pp,则带轮的节圆直径d=ZPp/π(mm)
由上式中看出,带轮节圆直径可根据带轮齿数Z和节距Pp求得。但当计算的带轮节圆直径小于带宽时,为避免影响带的寿命,应把带轮直径适当加大。
3. 带轮的齿形角
带轮的齿形角对带齿与轮齿的啮合和传动性能有较大影响。当齿形角过小时,同步轮齿槽形状近似于矩形,带齿进入啮合时,会产生较大干涉,并易造成带齿工作面磨损和局部断裂。而如齿形角过大,则使轮齿对带齿工作面的法向力的径向分力过大,使带齿沿轮齿槽向外滑动,易产生带的爬齿和跳齿现象。根据日本小山富夫等的试验,当Φ=20°-30°时,轮齿与带齿干涉量较小,且与同步带的齿形角近似,为适宜。故常用的轮齿齿形角为20°-25°,一般要求齿形角偏差在正负1.5°之内。
姓名: | 周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029025329 |
业务 QQ: | 258714960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水边松元路6号 |
电话: | 0769-85247189 |
传真: | 0769-85247279 |